优化营商环境,助力突破芝罘

日期:2023-11-20  信息来源:综合行政执法局  访问次数:
字号: 分享到:

突破芝罘”是构建“12335”中心城区的首要任务,是补齐城市短板、完善公共服务、保证群众安全、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城市品质的关键举措。2023年是“突破芝罘”厚积成势的冲刺之年,为优化营商环境,实现“突破芝罘”的战略目标,区综合执法局立足本职工作,以企业和群众所需为导向,以强化服务为抓手,通过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芝罘区综合行政执法信息平台和芝罘区综合行政执法视频监控应用平台三个平台联合运行,编织出一张全覆盖的城市运行动态信息网络,构建出快捷高效的城市管理信息化运行体系,着力提升优化营商环境,为 “突破芝罘”助力赋能。

一、 一口受理三个平台,形成全覆盖城市管理机制。

区综合执法局通过市数字城管信息系统、区综合行政执法信息平台、区综合行政执法视频监控应用平台三个平台联合运行,构建出市区一体、相互补充、重点突出、快捷高效的运行体系。一是区数字化服务中心通过转派市数字城管信息系统的案件,打破了我区处理城市管理问题时各专业部门与街道办事处之间壁垒,加强了案件的处置效率,每月通过对各办事处进行考核,激励责任部门主动发现,解决问题,不断强化问题处置质效。二是通过自建芝罘区综合执法信息平台,填补了背街小巷环境卫生问题的管理空白,加强了露天烧烤、界面秩序等执法大队专项问题的处置力度,补足了市级平台管理不足的问题,同时将接收的网上民声、民意通、社会治理综合信息平台等网上平台关于城市管理方面投诉问题由数字化服务中心“一口进”录入区平台转办各专业单位,有效拓宽了城市管理范围与深度。三是通过自建和共享两种方式,整合各类视频监控资源10500路。在日常城市管理、清雪防滑、城区防汛防风、山林防火、重大活动保障等应急管理中实现对重要点位、重要路段的实时视频监控,并为8个街道(园区)增设大屏幕显示终端及视频监控系统,全面掌控和调度城市管理应急工作。同时区综合执法局重点创新开发了手机同步显示视频抓拍画面功能(手机端截屏),平台全天24小时对重要点位进行抓拍的画面直接推送区平台和手机端,智能视频监控系统的“傻瓜式”操作实现了应急管理工作人员通过手机随时随地了解辖区各区域、路段、点位情况,实现作业车辆、设备、队伍的科学、快速、合理调配,在现行人员车辆资源紧张的情况下,提高了工作效率,有效节约了工作成本,为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创造条件,为实现“突破芝罘”目标添砖加瓦。

二、重视群众与企业诉求,提高服务水平。

区综合行政执法局高度重视群众和企业诉求,依靠信息化手段全面提升城市管理诉求处置效率及过程监管水平,明确责任分工,细化办理措施,卡实办结时限,高效协调整改群众和企业反映问题。一是建立了分工明确、运转有序、监督有力的12345政务服务热线工作机制,按照“集中受理、按责办理、限时反馈”的工作原则,形成了关键节点督办、数据实时通报等运行保障机制。二是数字化服务中心安排专人全天候负责12345政务服务热线和网上民声、民意通、芝企通等各平台工作,确保群众和企业诉求及时接收、快速转办;每日两次提醒承办部门及时回复到期工单,严把回复质量关,降低工单重办量。三是细化措施,卡实责任,建立台账逐级“回头看”,以解决群众所需为根本目标,全心全意服务群众。在全力解决群众反映问题过程中,特别是在解决反映强烈的市区井盖破损、污水外溢等热点难点问题上,创立了“即收、即转、即办、即回”的办理模式,解决问题的效果得到了群众和企业的认可和满意。四是建立预警机制。数字化服务中心通过对近期接收的案件进行分析,找出近期群众与企业集中反映的问题,进而对相关责任单位发出预警通知,督促有关单位及时了解情况,解决群众与企业诉求。五是根据上级考核内容及时调整完善考核标准,加大对投诉类问题的考核力度,以满足群众所需为根本出发点,提高责任单位的宗旨意识与服务意识。将投诉视为“风向标”,深入分析投诉问题产生的原因、背景,切实提高业务工作的前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通过办理好投诉工单,切实解决群众困难同时调整工作重心,为城市管理工作赢得好口碑。

三、积极下沉一线,优化工作方法

市数字城管采集内容已基本实现全覆盖。案卷量和处置难度大,各街道及专业部门超期处置和积压较多,数字化服务中心主动担当,迅速行动,建立分包责任制,安排专人分包到各街道(园区)及专业部门指导数字城管工作,协助清理街道(园区)及专业部门积压案件,并结合各街道(园区)及专业部门考核成绩,有针对性的找准各平台案件协调处置存在的症结和瓶颈,通过每月到各办事处进行现场办公,手把手帮助各街道(园区)分析解决问题,提高了各街道及专业部门工作质量和成绩。有效地提升了我区城市管理水平。

在今后的工作中,区综合执法局将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继续以需求为导向、应用为核心、数据为基础,不断提升城市管理信息化、精细化、多维化和规范化服务水平,推动城市管理方式向主动式、前瞻式、预防式管理模式转变。通过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助力“突破芝罘”,进一步助推芝罘区经济社会发展向更高层次跨越。(杨琳)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